本報訊 為全面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巨野一中團委攜手學生社團,共同舉辦了第六屆校園辯論賽。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求真、思辨的能力,營造“以辯促學”的濃厚氛圍。
在為期四周的激烈角逐中,參賽選手們展現了出色的辯論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辯論盛宴。每一場比賽都充滿了思維的碰撞與智慧的火花,選手們用語言的力量,闡述觀點,反駁對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在緊張而刺激的決賽中,各支隊伍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巨野一中第六屆校園辯論賽圓滿落下帷幕。
11月24日前,經過班級選拔、級部預選,共有60名同學、12支隊伍參加第六屆校園辯論賽。報名完成后,校團委組織各級部辯論隊進行了專題賽前培訓,由劉國志老師向大家講解參加辯論賽的基本流程、備賽技巧、論證思路、儀表儀態等方面,并向大家公布此次比賽辯題,12支隊伍抽簽決定組別、辯題和持方。
雙方辯手就“發展中國家應該優先保護環境還是優先發展經濟”展開激烈辯論。辯手們充分挖掘辯題的現實意義,正方站在現實主義的立場上,闡述了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平衡;反方則以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發展中國家的現實挑戰反駁對方觀點,雙方你來我往,在深層討論中對辯題層層剝繭。辯手們兩種不同的思考激烈碰撞,也引發了場下同學對于現實與理想的思考。
初賽第二階段辯手們圍繞辯題“追星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意義大于消極意義還是消極意義大于積極意義”展開討論。正方選手論述了追星對個人成長的動力以及偶像給自己帶來的正面影響。反方選手則從過度追星可能導致沉迷入手,展開攻勢但同時又不失風度,始終面帶微笑,侃侃而談。良 好的風范、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維令場下的觀眾為之折服,掌聲不斷。
雙方辯手就“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否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展開辯論。在這道辯題中,辯手們結合時代背景,深入了解了當前的時代背景和世界能源危機的發展現狀。雙方辯手憑借豐富的數據和理論依據針鋒相對、你來我往。他們從大視野展開思考,就新能源汽車對社會、國家甚至到自然界角度,在各層面激烈探討,展開交鋒。在預賽第三階段的賽場上各隊都展示了獨特的風采,他們以深刻的論述、敏捷的思維、縝密的思路和風趣的語 言贏得了陣陣掌聲,也體現了青少年對新能源汽車的思考和體會。
半決賽拉開了帷幕,決賽辯題為“假如屠龍者終將成為惡龍,是否還要屠龍”。正方同學認為不要屠龍,他們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用清晰的思路和犀利的言辭為己方的觀點辯護。反方則認為仍要屠龍,用正義打敗邪惡。自由辯論環節,場上的八位辯手也保持了以往的絕佳水平,坦然面對辯場上的風云,展現不凡的氣度。
決賽采用循環積分賽制,高二三部、創新高一、高二二部進入最后的決賽,三支隊伍兩兩PK,針對“實現‘雙碳’目標,生產方式的轉變更重要還是生活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辯題進行深度辯論。
正方認為生產方式是碳排放的主要源頭之一,特別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傳統的生產方式往往依賴大量的化石燃料,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居高不下。因此,推動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
反方認為生活方式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包括能源使用、交通出行、飲食習慣等。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低碳消費逐漸成為新時尚,這將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推動低碳產品和服務的發展。
通過三場循環賽激烈且深度的討論,同學們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評委老師對參賽隊員表現進行點評。團委書記謝方斌對第六屆辯論賽各參賽隊的表現進行總結發言。
黨委副書記、校長梁勇對本次辯論賽的成功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同學們在比賽中展現出的非凡智慧與昂揚斗志。他強調,辯論賽的意義遠不止于一場口舌之爭,更是一場思維的深度碰撞,是同學們積累知識、拓展視野、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契機。他鼓勵全體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要時刻保持好奇心,對各類問題多做準備、深入思考,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成為有思想、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梁勇校長、鄒開勇副校長、謝方斌書記為獲獎辯論隊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在本屆辯論賽中,我們不僅見證了智慧的火花碰撞,更感受到了青春的激情與活力。辯論賽的艱辛與收獲,如同“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每一次的思考與表達,都是對自我認知與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同學們不僅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更學會了團隊協作。
此次辯論賽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平臺,更在校園內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推動校園文化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