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縣核桃園鎮前王莊村的婦聯主席張燕芹,自擔任村里的干部后,她立足于村里的工作實績,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人,特別是擔任村里的講解員后,緊緊圍繞紅色旅游做好工作,在村里帶出一個紅色旅游講解團隊,有力的促進前王莊石頭寨的旅游發展,讓來古村的游客感受到我們古村的紅色文化魅力,前不久她榮獲了菏澤市“中國夢,新氣象、新作為”百姓 宣講故事類第一名!
張燕芹嫁到前王莊石頭寨以后,她非常喜歡聽老年人過去的故事,為什么村子叫石頭寨,24個莊頭上的地為什么是前王莊的,石頭樓的故事,推著紅車支前的故事等等等等,前王莊石頭寨在201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傳統古村落”,2019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020年被命名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3年又被命名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來這個村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為了讓游客了解古村落,認識古村落,喜歡上古村落,張燕芹想方設法去了解村子的歷史,特別是前王莊村在1947年魯西南羊山戰役中,曾經是劉伯承和鄧小平的前線指揮部和后方醫院,在這里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為了挖掘魯西南羊山戰役的故事尋找發生在這個村里的軍民魚水情的故事,張燕芹向村里的老年人了解學習,她將向老人學習的故事,記錄在本子上,也深深地記錄在自己的心里。……在1947年七月份的那個夜晚,窗外下著雨,村里的學芹老爺爺,依偎在家里的門板上,抽著汗煙,時不時的望向門外羊山的方向,雨聲夾雜著槍炮聲,搜搜作響,奶奶在煤油燈下納著千層底,天亮了,爺爺磕了磕自己的大煙袋!接著,帶上準備好的千層底和糧食的紅車,和村民一起去了前線陣地,一天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趟!爺爺渾身上下濕透了!不知是雨水是汗水,還是淚水,拉回的傷員越來越多,爺爺和村民把自己住的房子騰給了傷兵員,自己則在山上扎了窩棚,傷兵員們在村里得到了及時的救治!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這個古村的紅色印記,也是前王莊石頭寨講解的精髓,這些歷史故事是游客們想知道的,也是能夠吸引游客的地方。張燕芹將這些紅色故事融化成自己的語言,講給來古村的游客聽,游客聽完這些故事,被這個紅色村子所吸引所感動。
濟寧高新區的四位老人在村里聽張燕芹講完這些紅色故事以后說:“謝謝你的講解,節假日的時候,我帶著孫子孫女們來這里,讓他們也知道,魯西南羊山戰役的經過,讓他們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后張燕芹來也接待了他們,傳播紅色文化也是她義不容辭的義務。 近幾年來,前王莊村多次被命名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去年又被市委黨校命名為“黨員教育基地”,來這里接受紅色研學教育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來村里研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在給學生講解時,得到了研學老師,和學生的高度好評,一些孩子們說,老師你講的真好,回去的時候我一定好好學習……這也是張燕芹聽的最多最暖心的話,張燕芹自己感覺講解的非常值得!
中小學研學熱…給前王莊石頭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由于研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前王莊村兩委又在村里選擇了3位形象好,氣質佳,熱愛旅游工作的青年,加入了紅色旅游文化講解的隊伍中。張燕芹把我會的紅色故事講給他們,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如何講的更好。在研學旺季的時候,他們每天都能夠接待2000余人。
一磚一瓦講述了古村的歷史,一石一木承載了前王莊村民的鄉愁,小時候我是聽故事的,長大了,我是講故事的,就是所謂的傳承,故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后人。
我走出了鄉村,又回到了鄉村。我愿意用我最淳樸的方式表達對家鄉這片故土的熱愛。誰來提筆寫下村里的悠久歷史?這塊熊貓寶地讓我們望塵莫及。這是張燕芹在每一次講解都要說的話。由于張燕芹的熱愛,她的執著,她的認真,她的奉獻,讓來前王莊的游客記住了張燕芹,張燕芹講解的前王莊石頭寨的故事也會吸引更多的游客!
滿常學